从5月30日上午9时至31日上午8时,全省发出50余条雷电预警信号。进入夏季,强对流天气增多,雷电活动更加活跃,防范雷击灾害更加需要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。
何为雷电?雷电活动是如何产生的?
雷和闪电,是一种天气现象的两种表现形式。云放电时出现的电火花是闪电,发出的声音则是雷声。雷电活动发生要有雷雨云,雷雨云由积雨云转化而来,其转化有两个条件:一是要有剧烈的对流活动,使积雨云块产生相互间凝聚、碰撞、分裂等激烈运动;二是运动中发生摩擦,根据摩擦起电原理,积雨云块裂变成带不同电荷的雷雨云。
在四川,雷电活动时空分布呈现什么样的特征?
从雷电发生的月份来看,四川省雷电活动基本覆盖1-12月。其中,1-4月和11-12月发生雷电次数较少,雷电活动主要发生在5-10月,占全年雷电总数的97.6%;7-9月是雷电高发时段,占全年雷电总数的75.8%。
从每天的时段来看,四川省雷电活动主要集中在0:00至6:00时、15:00至24:00时,其中03:00时雷电活动最为频繁。
从雷电发生的位置分析,四川省雷电分布和地势有很大的关系。盆地地区雷电密度值较高,高原地区雷电密度值较低,盆地到高原的过渡区域、盆地内的丘陵地区是雷电密度最高的区域。
雷电日数较多的区域主要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、甘孜藏族自治州、广元市、达州市、广安市、资阳市、宜宾市、泸州市。
气象部门开展了哪些服务来防范雷电灾害发生?
目前,闪电定位仪和风云四号B星可实现对雷电的监测定位。闪电定位仪可对地闪进行监测,风云四号B星携带的闪电成像仪可实现对云闪的监测。气象部门开展的强对流监测可实现对雷电活动的预报预警服务。
我省目前建有覆盖全省的云地闪监测网,同时在24个重点区域建立了大气电场仪站点,并基于此建立了四川省雷电监测预警系统,能提供雷电“趋势预警”和“概率预警”等多种模式的雷电预警。各市州、县气象台也会在有雷电活动时,或雷电活动可能发生时,发布雷电气象预警信号,雷电气象预警信号按级别高低,分别以黄色、橙色、红色表示。
四川公众可通过哪些渠道获取雷电等气象预警信息?
公众可通过关注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网(http://www.12379.cn/index.shtml)、四川省气象局官方微信和微博(名称均为:四川气象)、四川卫视《天气预报》以及订阅天气短信(移动用户:发送“tqyb”到10086;电信、联通用户:发送“3”到10628121),获取天气预报和雷电灾害预警信息。
公众如何判断雷电灾害是否来临?
1.接收气象信息,收看电视天气预报和接收气象部门发布的雷电灾害预警信息。
2.观云识天,当有浓密的乌云开始迅速堆积、变大变黑时,就有可能发生雷电。雷电活动发生时,可以凭借雷声与看见闪电的时间间隔来判断雷电是否来临。当看见闪电与听见雷声的时间间隔较长,说明雷电离你还有一段距离。当间隔越来越短,则说明雷电正向你靠近。
3.身体感知,如果感觉到头发竖起,皮肤颤动如蚂蚁爬行的感觉时有可能被雷击。
遭遇雷击时如何自救?
发现有人被雷击了,赶紧拨打“120”急救电话。遭遇雷击人员除了被灼伤外,还会出现心跳和呼吸突然停止的假死现象,应采取三步急救法:
1.首先将人放平,解开衣服扣子。
2.口对口进行人工呼吸。
3.进行心脏按压5次以上,如果没有成功,重复2和3。